logo 返回列表
如何看待智能推荐的利与弊?
2021-11-24 1904

有人说智能推荐是一个伟大创造,是信息时代必不可少的工具。但与此同时,有人急切的想要拒绝智能推荐,认为这种追踪是对个人隐私的侵犯,也有人认为智能推荐会使我们获取的信息越来越狭窄、越来越片面从而走进信息茧房。

事实真的是他们所担心的那样吗?答案是并非如此。那些带来此类问题的推荐系统,是无法真正称之为“智能”的。而成熟的智能推荐系统是可以成功避免这些弊端的。

那么智能推荐究竟是如何实现的?它的运算过程中是否涉及了我们的姓名、电话、身份信息等个人隐私呢?


我们首先从它背后所需的数据看起

一、智能推荐所需数据有哪些

(1)物料类数据:内容的文本类数据,如内容的标题、正文、作者、内容来源、标签或关键词、分类(如时政、健康、娱乐等)、发布时间等,在电商场景的话还可能会有价格、商品属性、商品复购周期等。

(2)用户类数据:地理位置数据:经纬度坐标;特定场景下的静态身份数据:岗位、专业、技能等业务场景下才会需要到的身份数据。

(3)用户行为数据:包含了用户对内容发生的行为如点击、分享、点赞、收藏、加入购物车、浏览时长、播放完毕等根据业务场景制定的能反映出用户兴趣的数据,也包含了用户发生行为的时间即用户点击这条内容是在什么时间,用户浏览10s是在什么时间。

二、智能推荐是如何采集数据的

物料类数据、用户类数据通过数据库到数据库的方式便可完成上报,而用户行为数据则需要进行行为的埋点才可以实现收集和挖掘。埋点就像公路上的摄像头,可以采集到车辆的属性信息,如颜色、车牌号、车型、人脸等。如果摄像头分布处于理想状态,那么通过叠加不同位置的摄像头所采集的信息,基本可以还原出某一辆车的路径、目的地甚至推测出司机是否是老司机,司机的驾驶习惯是怎样等。

从智能推荐所需要的数据以及采集数据的过程,我们不难发现我们的个人隐私并不是它涉及到的部分,它所需要的更多的是我们的行为数据。


其次,一个成熟的推荐系统应当具备哪些条件呢,它会使我们进入信息茧房吗?

信息茧房概念是由哈佛大学法学院教授、奥巴马总统的法律顾问凯斯·桑斯坦在其2006年出版的著作《信息乌托邦——众人如何生产知识》中提出的。通过对互联网的考察,桑斯坦指出,在信息传播中,因公众自身的信息需求并非全方位的,公众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,久而久之,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“茧房”中。

如今的推荐系统早已能够避免这个问题。它们拥有更加成熟的算法策略,更加全面的行为数据采集,以及为用户提供的更多选择。

内容分发,往往被看作是用户对内容的被动接受,但其实平台给了用户很大的主动选择权,这些选择权就体现在用户对内容的搜索、浏览、停留、关注、收藏、评论和转发等行为上,机器通过这些行为读懂了你的选择,所以才产生了内容的个性化推荐。

智能推荐算法经过不断发展,已从单一的兴趣推荐发展到拓展用户的兴趣认知的层面上了,也就是说在纵向深化我们兴趣点的同时,也在通过内容和用户的交叉算法来横向引导拓宽我们的兴趣面。

编辑朋友们给我举过一些例子,用户在某平台上看了几篇“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”的新闻,看完后发现信息流中推荐了大量的加征关税的新闻,而用户其实想看的是国内经济发展的状况。以此来说明,智能推荐会推荐大量重复的新闻,并且限制了用户的视野。

推荐在资讯软件里有不同的应用场景,比如信息流推荐、文章详情相关推荐、搜索的个性化词云等等,如果大量相似的文章被分发到相关推荐中,那肯定是没问题的,但如果仅仅是依靠文本语义的相似在信息流的主路径中被反复推荐,那么这套推荐机制我们并不认为它属于“智能推荐”。成熟的智能推荐底层算法中,一定有针对于内容多样性的考虑与设计。但重要的是,无论今天智能推荐的应用多么广泛,获取信息的主动权是从未离开过我们的手掌的。智能推荐的任务是使我们更加便捷的获取有效信息,而并非主宰我们获取的所有信息。

作者:艾克斯智能

链接:https://www.zhihu.com/question/392720139/answer/1211097139

来源:知乎


相关推荐
微信扫一扫
微信扫一扫
关注公众号,了解更多资讯
联系客服

微信扫码联系客服